中新社蘭州3月25日電 (記者 馮志軍)甘肅省科技廳25日披露,研究人員運用一系列科技技術,逐漸使沙化土壤轉變成植物可生長的熟化土壤,形成了瑪曲的沙化草地生態恢復技術模式。
  瑪曲縣位於甘青川三省交界的黃河源區,有“黃河首曲”之稱,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補給區和調蓄區,也是一個大牧場。但前些年,由於過度放牧等因素,瑪曲縣九成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出現退化,且沙化面積還以平均每年200公頃的速度遞增。
  瑪曲縣縣長王力在今年甘肅“兩會”時表示,瑪曲高原生態的惡化就像人身上的“頑疾”,疼痛時吃吃藥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他呼籲,要繼續加大資金投放,採用現代科技成果和成熟技術,並配套有效政策,才能取得實質性治理成效。
  針對瑪曲縣草原沙化面積增大、水土流失嚴重、草原濕地乾枯、黃河補給量減少等生態環境問題,近年,甘肅利用微生物菌劑綠化、植被修複和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技術,對當地沙化草場進行植被恢復。在沙化土地添加有機質和SPA保水劑,提出集土壤保水、保肥、保溫等技術的一套綜合生態治理措施。
  甘肅省科技廳發佈的消息說,生物菌綠化這一技術在黃河上游水源補給區沙漠化土地治理應用中取得成效,並初步解決了瑪曲黃河水源補給區土壤貧瘠,有機質含量較低,土壤結構破壞,沙化土壤保水能力較差等問題。
  為進一步示範推廣該項技術成果及措施,甘肅已在甘南黃河水源濕地建立了5000平方米的生態植被修複示範工程,這為研究示範生物綠化基材在沙化土地生態植被恢復中的作用,促進甘南區域畜牧業發展,科學化、規模化治理黃河上游水源補給區沙漠化土地提供了重要技術參考及工程示範。(完)  (原標題:甘肅用科技緩解“黃河首曲”嚴峻沙漠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40kaho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