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德倩
  “和其他新聞院校的學生相比,實習機會是我們很大的優勢。”復旦大學新聞學院2007級畢業生黃悅,如今已是上海電視臺藝術人文頻道記者。幾天前,她這樣對新來實習的學弟學妹這樣說。看看黃悅的“實踐足跡”:從東方早報社會新聞部乾到財經部、2010年上海世博會新聞中心志願者,到外灘畫報跟著資深記者寫人物專訪、進藝術人文頻道當實習編導……豐富的實習經歷不僅帶來綜合能力的鍛煉提升,也令她真正在充分瞭解後,認定了自己今後要走的路。
  當前,新技術不斷發展,新媒體不斷興起,如何培養出更多立場堅定、素質過硬的新一代優秀媒體人,成為學界、業界各方關註焦點。2001年起,上海在國內率先創立“部校共建”模式,市委宣傳部與大學資源創新融合,為年輕人成長提供更寬廣的天地。
  “走出去”“請進來”
  “我們的學生很好,可是往往有個缺點,那就是缺乏社會實踐經驗。”曾任新聞學院院長的趙凱教授說起一次給新生上課,他提問“‘青黃不接’是什麼意思?”臺下很多同學答不上來。他感嘆,改革開放以後生活水平好了,也很少青黃不接,但作為新聞人,不能不瞭解。
  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學院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助學生知國情、接地氣。一方面,上海市委宣傳部對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本科的教學實習和研究生的專業實踐給予大力支持,新聞出版處每年協調各新聞單位做好新聞學院學生實習安排工作,從落實實習單位到分派帶教記者,從實習科目要求到實習鑒定,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化的做法。
  下轉◆5版(上接第1版)2012年,有近200名新聞學院學生進入各新聞單位實習。當時的上海三大媒體集團——解放報業、文新報業、上海廣播電視臺,以及人民日報上海分社、中新社上海分社、中國日報上海分社等中央新聞單位駐滬機構作為新聞學院簽約實習基地,對每年2個月的小實習、4個月的大實習提供幫助。2013年,復旦大學與文新報業集團合作建立的教學實習基地成為教育部本科教學示範基地,由教育部提供資金資助。同年,復旦大學與上海廣播電視臺合作,開展新聞傳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基地建設,上海市教委提供專門資助。
  與此同時,學院多年堅持邀請上海主要新聞單位及中央駐滬新聞機構的“掌門人”和中青年業務骨幹主講必修課程,列入學生培養計劃,已成為學院新聞理論和新聞實務教學的一大特色。比如,本科生三年級必修課《新聞傳播前沿講座》,由常務副院長黃瑚教授主持,每年秋季學期邀請10—12位業界骨幹授課。人民日報、解放日報、文彙報、上海廣播電視臺等相關領導都應邀前來授課。上海日報總編輯張慈 主持負責 《英語編輯》課程,“上海報業集團的陳振平老師、馬笑虹老師,中央電視臺評論部的孫傑老師……”本科四年級學生褚傳弘扳起指頭曆數來講課的“大牌”,大呼幸福。
  從學生“動起來”,到教師“動起來”
  東方早報的夜班排版房,曾來了個“觀察員”——新聞學院教師伍靜。一畢業就走上講臺的她給學生講的是《新聞學概論》課,總感覺教學中少些底氣,科研上不夠接地氣。在報社幾個月間,伍老師目睹選題從醞釀到完成出報的過程,耳聞記者編輯在全新媒體環境中的激情與拼搏。為仔細瞭解版面視覺處理全過程,她在排版房一獃就到凌晨一兩點。“雖然我掛職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是回來以後結合親身經歷給學生講課,大家都覺得生動又有說服力,這是一個很大的收穫。”伍老師說,“如果有機會,我會再申請去一線學習。”
  近年來,到新聞單位一線鍛煉,越來越得到青年教師的自覺重視,成為內在需求。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根據市委宣傳部統一安排,新聞學院青年教師陸柳、章靈芝前往世博會宣傳及媒體服務指揮部辦公室工作。2009年至2013年,青年教師張大偉、林溪聲同樣奔赴新聞採編第一線,積累經驗。
  有了與行業緊密聯繫的機會,老師的“人脈”也得以拓展。青年教師林溪聲的《名記者研究》課上為學生牽線搭橋,2012級新聞學院的本科生李昕陽得以與文彙報的知名記者袁夏良老師深入交流。小李至今記得袁老師的兩句話:其一是“站在懸崖邊上看風景”,新聞從業過程中,既要保證盡可能全面,同時也應掌握好報道的尺度、範圍;其二是要有“大雜燴”精神,想當個好記者,就要不斷積累各個領域的知識,那也是提升職業素養的一部分。
  教師們在新聞前沿吸收學習的同時,也同樣帶去了理論積澱和前瞻性目光,給業界以啟迪。全國精品課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教學團隊領頭人童兵教授,多次為新民晚報記者編輯講課,近年來,童兵教授和他的團隊把課從校內上到了業內。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新形勢下如何闡釋,當前該講怎樣的新聞方法論,上海報業集團的發展態勢……許多人急切求解,幾乎每次課都是聽眾爆滿,提問踴躍。
  在業界學界產生共振
  媒體格局嬗變之際,實踐與教學科研更緊密相融,媒介發展狀況與課程機制完善產生共振,合力應對新形勢、新問題。
  信息技術發展,傳播途徑多元化。那麼,傳統媒體以何立足?需要怎樣的人才來應對?復旦大學新聞學院2012年起首推“2+2”培養模式——學生大一、大二學習經濟、中文、信息技術等,大三、大四再學新聞傳播,讓學生更好地發展跨學科視野和思維,以適應媒介變化對複合型新聞人才的需求。學院有關負責人坦言,新聞報道重在反映現實,高校所培養的新聞、傳媒工作者只有掌握更多領域的知識,才能發現和捕捉到更有價值的新聞點。
  新聞學院教授秦紹德認為,學生畢業後去媒體工作的同時,就肩負起了相當大的社會責任。因此,新聞從業人員的培養過程中更應強調包含社會責任意識在內的正確的價值觀。通過“部校合作”,可以進一步加強對未來新聞人的引領。
  (原標題:培養立場堅定素質過硬媒體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40kaho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